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1、萬物互聯將成為黑客的活動平臺
早在2015年,Twitter公司的兩位安全研究人員舉辦了一場演示。在演示中,他們遠程控制一輛正在行駛的汽車,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控制方向盤。因此,汽車制造商克萊斯勒宣布將召回140萬輛汽車。貝恩咨詢公司對管理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對考慮采用物聯網技術的公司來說,對安全的擔憂是其最大的障礙。安永公司對25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71%的人擔心黑客侵入智能設備。
2、舒適和便利的代價,大多是隱私數據的付出
物聯網可提供便利性和舒適性,但代價可能是用戶數據將變成原料,以實現更加普及的數據經濟。智能電視有可能將用戶數據出售給廣告商和節目制作商,并由機器學習系統處理,貼補了電視本身的價格。2017年,美國電視制造商Vizio被罰款220萬美元,主要原因是Vizio在獲取和轉售有關觀看習慣的數據時,沒有適當征求用戶的同意并。目前來看,眾多硬件制造商通常選擇軟件使用許可協議(如圖4所示,各類智能產品都附有數以千字的隱私協議),試圖免除其自身所承擔的責任,法院也普遍贊同執行此類免責聲明。
3、智能設備的監視將無處不在
即使人們拒絕將智能小工具放在家中,但在公共場所,將必定會會被監視。例如,廣告業已經在試驗“智能廣告牌”,通過使用攝像頭和面部識別軟件來評估人們對廣告內容的反應。Ring公司就在生產配有攝像頭的門鈴,而數百個美國警察部門可以要求查看Ring錄制的視頻。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曾表示,這樣的結果只能是一個半私人、半公共、監管模糊的視頻監控網絡。
4、贏得用戶信任將是物聯網的最佳選項
質疑通常是有價值的,很多問題如果能在早期被預見,就能更容易地預防。對于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頭10年充斥的科技樂觀主義,現在看起來可能很幼稚,對比當前對物聯網的悲觀預測,也將同樣是過度預測。一方面,與最初的互聯網相似,物聯網有望帶來巨大的紅利。另一方面,與最初的互聯網不同,物聯網將在充滿懷疑的時代中走向成熟。從長遠來看,物聯網必須要贏得用戶的信任,這將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