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新興產業智能家居的價格
智能家居的發展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來自本身的優勢已然榮升行業內的新寵兒。但是,發展十年,智能家居卻沒能進入尋常百姓家,業內人士、廠家,甚至用戶一直都在分析其中緣由,其中有很多人的看法是,認為智能家居不能平民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價格過高,甚至給出各種證據說明智能家居產品其實成本并沒有那么高,行業存在暴利,廠商不肯降價才是阻礙其平民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以下是在網上找到的一些智能家居產品報價表,真實性有待考究,不過可以側面反映出行業產品的價格冰山一角。
圖中的報價從電子產品的角度來看的,更是離譜,液晶觸摸控制器賣的比IPAD4還貴,而且各種控制器也是上千元一個,感嘆實在難以平民化!
針對以上的說法,筆者有不同的看法。
智能家居價格由來
智能家居到現在依然只是發展初期階段,在專家人士看來,智能家居的發展是處于行業的培育期。所謂培育期即關于智能家居技術和產品的研發上,那么資金、人才和時間是不可少的,這些也是成本需要考慮的。智能家居都需要哪些技術呢?從智能家居的概念可知,它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智能家居系統設計方案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由此可知,智能家居發展需要多種技術的有效配合,才能真正的實現。就目前我國發展情況來看,我國智能家居產品的消費人群確是少數的,銷量上不去,自然而然智能家居的價格會抬高。
海爾Uhome智能家居在我國是發展最早的品牌,在技術研發上也是很有成績的,其中,物聯網冰箱檢測實驗室的成立,使中國成為全球冰箱技術創新中心。海爾在物聯網冰箱技術研發上投多,甚至成為首推通過物聯網技術生產冰箱的企業,然而物聯網冰箱的應用需要完善的網絡措施,還有一系列的標準規,而這些國內條件還不夠,所以投入資本是龐大的,高價格是必須的。
根據前不久的數據統計,2012年智能電視銷量將突破800萬臺,但與產品占有率提高不同步的是,目前智能電視的接通率偏低,平均激活率只有27.5%,就智能電視這一小小的部分都未能得到用戶的真正體驗,可見,智能家居全面的智能化應用更是微乎其微,那么如何解決成本呢?又一次以選擇提高價格,回收成本,繼續推進智能家居產品。
需理性面對價格虛高
筆者清楚,當今,智能家居在國外發展已經相當熱火朝天,而國內也不甘落后,雖說智能家居現已有成效,但是未能真正走進千家萬戶,但是,這只是一個發展必須經歷的過程,就如同當年的“大哥大”手機,現在,智能手機幾乎人手一個,1000左右就能買到手。所以說,智能家居也會如此。
另外一組數據顯示,把智能家居市場分為豪宅、聯體別墅、普通新建商品房及普通家庭這四個等級。那么以霍尼韋爾、Control4、羅格朗等為代表的國外智能家居品牌占據著豪宅市場購物,其售價一般在20萬元以上。以上海索博、深圳波創、海爾U-home為代表的國內智能家居品牌主要針對別墅及復式公寓,售價一般在5-20萬元/套。而普通新建商品房市場及裝修后的智能家居改造市場暫時還沒有被打開,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智能家居的價格存在虛高的現象,主要是目前存在著產業的不成熟現狀,導致了有些以概念性營銷方式占主導,整個打包去銷售,里面摻和不少水分;其次就是經過代理商或者工程商的層層轉手,中間利潤越滾越大,最后分攤到用戶手上已經是個巨額數字了。
筆者呼吁,從政府的角度,智能家居是符合人們生活的需求,符合智慧城市建設的需要,所以要在資金、政策給予大力支持,可選擇行業重點培養,開發技術,進行創新,以實現技術普及,產品規格規范,這樣可以有效打開市場;當然,政府扶助的項目,企業成本降低,產品價格也會降低,那么市場銷量大,良性循環,價格合理,智能家居也得到普及;從企業的角度,做好產品研發和生產的同時,規范代理商和經銷商的銷售價格,不可過高;同時,作為消費者,也要理性看待智能家居價格,要開心享受高技術,同時也要監督不合理的市場行為。只有通過共同的維護,智能家居的發展才會順利發展,我們也能夠盡早享受高科技生活。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